LOADING...
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在赤弦獎第 24 屆大專個人組中,憑藉細膩且真摯的表演奪下第一名的Ben。就讀於輔仁大學的他,從大一時受到老師鼓勵開始踏上比賽舞台,首度參加比賽便闖進決賽。雖然當時未能奪獎,但這份遺憾反而成為驅動他持續前行的力量。今日,他將帶著最真誠的音色與我們分享他對音樂的理解與心境。
對Ben而言,音樂從來不只是旋律與節奏的組合,而是最直接的情緒出口。就像心情好時就聽開心的歌,心情不好就聽傷心的歌。這樣單純的選擇,卻讓音樂在每個片刻都能成為陪伴,像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他當下的心境。 在更廣的層面上,音樂對他而言是一台時光機,能帶人穿梭回到記憶深處。當耳邊響起 Ed Sheeran 的〈Castle on the Hill〉,他腦海中便浮現台東沿海公路的景象。海風拍打、浪聲翻湧,那些細節隨旋律一一湧現,彷彿能把自己拉回到過去的某個瞬間。對他來說,音樂承載的不僅是旋律,而是一種能夠跨越時間的力量。 「每一首歌都像是一段旅程,陪著我前行。」Ben說道。對他而言,音樂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一種貼近心靈的存在,讓他在繁忙與沉靜之間,找到與自己對話的方式。
在眾多曲目中,Ben選擇了 Damien Rice 的〈Elephant〉作為舞台演出。原因很單純,因為他深深喜愛這位來自愛爾蘭的創作歌手。Rice 的音樂沒有過度的華麗修飾,而是帶著直接而純粹的力量,能一瞬間打動人心。這種簡單卻深刻的特質,也正是Ben所嚮往的音樂表達。那麼,他又是如何把這份意象傳遞給觀眾的呢?Ben搖搖頭,笑著說,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。「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,就是像一個說故事的人,把原曲的情感和情緒帶給聽眾。」對他來說,演繹一首歌最重要的並不是技巧的堆砌,而是能否真實呈現內心的感受。於是,他選擇用最自然的聲音,延續歌曲本身的情感,將舞台化作一場故事的傾訴。觀眾聽見的,不僅是旋律,更是那份誠懇而深刻的心意。
除了情感的表達,Ben在音色設計上也花了許多心思。演出時,他先修正 input 的音色,接著使用 BodyRez 增添空間感,再透過 Compressor控制動態,使整體的平衡更穩定。 隨後,他利用 EQ雕琢出理想的 tone,並將聲音拆分成兩軌。第一軌保持乾聲,送入 Reverb與 Delay,最後經由 DI box輸出,呈現出清澈卻帶著縈繞感的原聲質地。第二軌則經過 Boss OC-5 八度音效果器,再送入 Strymon Cloudburst 製造出宛如弦樂的氛圍。他甚至在這條軌道上加入了一點破音,讓聲音更具張力。 於是,一把吉他同時擁有了三種音色——清澈、厚實與粗獷。這樣的配置讓聲音能夠擁有更多層次,讓觀眾在旋律的包覆下,感受到歌曲本身的重量與細膩。
在奪下赤弦獎大專個人組第一名後,Ben的腳步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急促。他選擇以駐唱與演出作為主要的日常,用一場又一場的現場演出累積實力與經驗。 「我覺得音樂是一個機緣,所以不會強求自己一定要出道或成名。」對Ben來說,音樂並不是一條必須拼命衝刺的賽道,而是一條能在其中停留、感受的路。他只專注於當下,把自己能做到的每一步踏穩,無論是舞台上的演出,還是平常的自我練習。於是,音樂不再只是競賽,而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它與日常並行,既能在聚光燈下響起,也能在尋常日子裡靜靜延續。
對Ben而言,評審的回饋不是壓力,而是一種推動他前行的能量。「音樂本來就非常主觀,很難去定義什麼才是好的音樂。」正因如此,他選擇專注在自己喜歡的方向,同時也會把評語一一記下,作為未來的養分。 有些建議當下或許無法立即體會,但隨著時間累積,可能會在某個瞬間帶來新的啟發。於是,他不急著全盤接受,也不會完全否定,而是讓這些聲音靜靜沉澱,等待成為幫助自己成長的一部分。在他的眼裡,回饋不只是外在的聲音,而是讓他走得更穩、更遠的助力。音樂的道路漫長,而這些經驗,正是一路上不可或缺的養分。
對Ben而言,進入創作的心流狀態並不需要繁複的儀式。 他會先讓自己靜下來,有時候是一根菸,有時候只是一個深呼吸,提醒自己慢慢來。 閉上眼睛,隔絕外在的紛擾,把專注力放回到音符與旋律上。隨著思緒沉澱,靈感開始自然浮現,音樂也在無意間流淌而出。對他來說,心流並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,而是當身心回到最放鬆的狀態時,音樂自然而然會找到出口。